冷库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冷库的安装技术要点
冷库作为冷链物流主要的存储设施,是整个冷链物流管理的重点。
冷库,又称冷藏库,是利用降温设施创造适宜的湿度和低温条件的仓库,也是加工、贮存产品的场所,能使产品摆脱气候的影响,延长其贮存期限,以调节市场供应。
一、冷库的主要组成部分
冷却间 ,是商品的预冷加工车间, 可以避免高温货物吸冷造成冷库温度升高, 影响其他冷货品质。
2. 结冻间,是对商品(如肉类、禽类)进行冷冻加工的车间,冷却商品要在结冻间经冷冻后,才可进入冷库内储存。
3. 冷藏库房,用于储存冷却商品(如水果、蔬菜等),温度一般保持在0℃左右,不允许温湿度有太大幅度的波动,同时为满足果菜类商品的呼吸要求,还应安装换气装置。
4. 冷冻库房,用于储存冻结后的商品,产品在这里的储存时间较长,温度一般在-20℃以下,湿度在95%左右,同时应保持微风循环,以减少含水商品的失水。
5. 压缩机房和配电室,压缩机房是冷库的制冷中心,在选择压缩机时,小型冷库应选择全封闭压缩机,其功率小,价格也便宜;中型冷库一般选择半封闭压缩机;大型冷库可选择半封闭压缩机,也可选择氨制冷压缩机,其功率大,可一机多用,但安装和管理比较麻烦。配电室是整个冷库的动力中心,应有较好的通风条件,以保证设备及时散热,保证冷库正常运行。
二、冷库建设中的关键点
提高冷库利用率。传统冷库设计高度在5m 左右,但在实际操作应用中,尤其是无隔架层的冷库,利用率普遍低于50%。因为当物品堆码高度达到3.2m 时,外包装为纸箱的食品会因重压、吸潮等原因出现包装变形、破裂、倒塌等现象,导致食品品质下降,造成企业较大的经济损失。
规范设计冷库,解除安全隐患。国内很多冷库属于无证设计、安装,缺乏统一标准,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技术档案缺乏现象普遍,操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无证上岗,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例如,在部分容积 500 ㎡ 以上的氨制冷剂土建食品冷库中,选址、地基处理、制冷设备安装等都很难符合《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的要求,许多冷库名为气调库却达不到气调目的;部分低温库刚建成就面临停用或只能按高温库降级使用。
按规定定期维护制冷系统与相关设备,防止设施设备过度老化。制冷机的正常维修周期一般为:运转 8000~10000 小时进行大修;运转3000~4000小时进行中修;运转 1000 小时进行小修。但国内大多数冷库尤其是上世纪90 年代以前所建的冷库,设施设备陈旧、管道严重腐蚀、墙体脱落、地基下陷、普遍存在压力容器不能定期检验,开开停停,带病运营现象。
重视冷库节能措施。冷库是耗能大户。冷凝器中若存在油膜、水垢或蒸发器外表结霜等问题均会导致蒸发温度下降,耗电增加。有数据表明,蒸发器内油膜每增加 0.1mm,就会使蒸发温度下降2.5 ℃,电耗增加 11%。另外,低温库冻结间或速冻装置进货后压缩比小于8时,应先采用单级制冷压缩,当蒸发压力降下来后,其压缩比大于 8 时再改用双级压缩制冷方式,而许多低温冷库刚开机就启用双级压缩机,使冷库能耗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