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通过首次对建筑形态的明确控制,让成都成为一座整体协调、端庄典雅的城市。”日前,成都首次制定明确的建筑形态控制标准,要求按照新制定的《成都市建筑规划设计导则(2013)》
2013年6月18日,初具雏形的江滩公园。
位于成都绕城高速旁的锦城湖。(资料照片)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 罗琴 赖芳杰)“通过首次对建筑形态的明确控制,让成都成为一座整体协调、端庄典雅的城市。”日前,成都首次制定明确的建筑形态控制标准,要求按照新制定的《成都市建筑规划设计导则(2013)》(下简称导则)进行规划和建筑。
记者从成都市委市政府获悉,导则由成都规划局编制完成,首次创新性提出针对特别重要地段,可带方案进行土地出;开展城市设计、地块规划的经费纳入土地成本;并首次将城市空间划分为5个重要分区,分别为环城生态区、主要滨河区、主要公园周边地区、主要临路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
对排在五大重要分区首位的环城生态区,明确为“临湖泊、湿地建筑以低层为主;其余区域建筑以底层、多层为主,形成中间低、周边高的总体形态”。
从导则附带的示意图可以看到,将以湖泊、湿地为中心,周边由近及远依次布局为低层、高层建筑,形成呈“U”形的布局,形成和自然相互依存的亲水生态氛围。
其他重要分区中,主要滨河区包括府河、沙河、清水河及南河、锦江、东风渠、江安河;主要公园周边地区包括凤凰山公园、动物园、沙河公园、成华公园、新华公园、塔子山公园、东湖公园、望江公园、人民公园、百花潭公园、清水河公园、大源城市公园。
据悉,导则总体包括“规划”和“建筑”篇章,明确了成都市建筑形态及城市空间塑造的控制要求,还对建筑立面风格按照4类建筑控制引导,包括高层公共建筑、高层居住建筑、高度不高于24米的公共建筑、多底层居住建筑。还从8个方面明确了建筑形态的具体要求和标准,提出建筑设计重视凸显地域特色与现代感。
“以前做城市设计时,大都针对具体项目来做,而‘导则’的一大改变是将过去只针对项目的规划变为针对区域的规划。”据介绍,导则要求以后建筑从整体区域来思考,建筑必须是区域的一部分,局部服从整体,在错落有致的同时满足整体和谐。
允许250米以上建筑城市天际线有望刷新
规定
导则中,首次对成都中心城区建筑按照建筑高度分为四个区间进行控制引导,分别为24-50米、50-100米、100-250米、250米以上。解读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设计师袁钢认为,该规定从城市空间功能布局来考虑。西南设计研究院一设计师表示,超过100米的建筑物叫超高层。目前比起北上广等城市,成都超高层建筑数量不算多,也不太集中。
“允许250米以上建筑”的提法有点新鲜,因为以往只有“航空限高”一说。据他透露,目前成都即将建设的超高层建筑有一280米的酒店,目前处于规划阶段。
“实际上,一座城市超高建筑的数量和其经济发展阶段正相关,超高建筑的意义更多体现为地标建筑。”他表示,未来随着成都更多超高层建筑的涌现和趋于集中,成都的天际线高度有望得到刷新。
三环路内高层以点式为主 连续面宽投影不超80米
规定
三环路内主要河流两侧住宅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时,最大连续面宽投影不宜大于80米;住宅建筑高度大于24米时,最大连续面宽投影不宜大于40米;高层公共建筑宜以点式建筑为主。解读袁钢认为,这一点考虑到了“沟通”和“交流”两个关键点。“什么是连续面宽投影?其实很好理解。比如你站在锦江边,放眼望去的连续建筑的界面宽度,也就是说如果连在一起的建筑太多太密,那视线就被‘堵’住了,因为眼前是一面‘墙’。如果是点式建筑,也就是一栋一栋的建筑,那么中间就有间隙有透视,视线就可以看得更远。”袁钢以“热岛效应”为例说,如果建筑群的温度能和水面温度很好地沟通和交换,那么区域内的温度和湿度就相对平衡。因此,强调点式建筑和密度的控制,能让风自由流通。同时视觉更开阔,毕竟谁都不愿只望到水泥墙。
六湖八湿地30米进深内建筑平均高度不超10米
规定
此次导则划定的5个重要分区中,列于首位的环城生态区,包括安靖湖、金沙湖、江安湖、锦城湖、青龙湖、北湖、安靖湿地、金沙湿地、江安湿地、锦城湿地、青龙湿地、北湖湿地、龙潭湿地、三圣湿地(下简称六湖八湿地)。首次明确并细化“建设用地临水、临生态用地界面,按30米进深以内建筑平均高度不超过10米”解读
“规定得如此细,可以说为六湖八湿地周边建筑划定了设计红线,没有丝毫商量余地和变动空间。”成都一家大型建筑设计单位设计师如是评价。这是成都首次明确了临水、临生态用地街面建设用地的建筑平均高度,比原先各建筑设计单位参考的“成都规划红皮书”严格得多。核心是为了保护生态绿地资源,让更多人可亲近和享受上述生态资源。背景
据了解,我国城乡规划法等法规明确,国家风景名胜区内禁止修建商业建筑;城市公共绿地周边空间也尽量修体量小的建筑,严控周边建筑的数量和规模。解读
“从实际情况看,过去仍出现了商业建筑侵食城市公共绿地的情况,”一业内人士表示,导则出台无疑强硬地落实了相关规划法规,卡死了任何钻空子的行为。由于此前没有明确划定红线,公共投入不足时,政府会采取和开发商合作,由开发商出钱修公园再在周边修商业住宅的情况,让原本属于公众的绿地“变相”成为小区的私家花园。规定
导则中提到,建筑色彩控制需遵循“整体协调、局部统一、突出特色、展现风貌”原则。依据成都现有建筑色彩特色,整体色彩控制按照三类进行引导:灰色主导、暖黄色主导、砖红色主导,慎用黑色主导。解读
“这可以看出,成都引导建筑的色调采用偏暖色调子多一些。”袁钢说,成都是千年文化古都,在历史文化区域,灰色的运用与历史古迹相得益彰,不出挑而且典雅稳重。暖黄色用于高层写字楼,凸显时代气息;而用于高层住宅外立面,则有温馨的感觉;砖红色则强化了时代特色和活跃氛围。至于慎用黑色,则是因为黑色主导的建筑在中心城区出现,容易造成突兀和压抑的感觉。建筑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人的感受规定
在新版导则里,引导公共建筑重视人的感受。提出在建筑底层在材料、表皮、配色、质感、细节、肌理尺度等方面应重视人的感受,近人部分处理应丰富、细腻。以钢、木材塑造近人尺度的细腻质感,以构筑物、座椅划分空间。解读
“以前国内的建筑,大部分以功能和规则为主。重视人的感受,已成为现代建筑的重要表达趋势。因为建筑本身以及所附带的功能,都是为人服务的。”袁钢认为,以前在城市建设中,一条河两边只是留出绿道来,供人们散步就可以了。但现在有江有河处,不仅有座椅、便捷的体育设施,甚至有依水而建的公园。以前马路就是马路,但现在立交桥底下会就地建成广场,比如三环路苏坡立交、二环路人南立交下,人们可以在桥下的广场休息、娱乐。建筑与人有了交流,才能更发挥了功能。后续影响啃透才有资格为成都做规划
导则出台后,多家建筑设计单位表示,节后将组织建筑设计师学习研读导则内容,因为导则无疑划定了以后建筑规划方案过关的“及格线”,只有啃透导则才谈得上有资格为成都的建筑做规划。
此次导则还提出精细化管理,明确实行多方案比选。重要区域的所有建筑项目、一般区域的重要建筑项目需提交不少于三家不同规划建筑设计机构的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导则还提出引入专家机制,重要建筑项目的建筑形态方案应实行专家论证。对此,业内人士解读为,专家论证不仅是审外观,还要审建筑的整体和谐型。说得通俗点,就是请专家出点子,提意见,最后让方案优化得更好。导则还强化跟踪管理,确保在建设过程中不变形不走样。
华西都市报记者 罗琴 赖芳杰摄影杨涛
- 标签
- 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