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说明
本工艺进行污水处理主要的工艺环节大致包括:格栅、调节均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二次沉淀、消毒、达标出水。
1.各单元说明
1.1格栅
污水经首先引入格栅井,格栅井内设人工或机械格栅,主要作用是截留污水中的大块悬浮物和漂浮物,以保证整个系统机械设备的安全性。栅渣需定期清理,清理后的渣可随垃圾处理。
1.2.调节池单元
格栅井出水自流或经提升泵提升进入调节池。
调节池的主要作用有三点:一是调节水量,缓冲生产线排水峰量,为后续污水处理系统提供稳定的运行条件;二是考虑到污水所含的污染物浓度因时序不同存在差异,均衡进入后续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水质;三是以定污水的pH值,减少对后续生化反应中微生物的影响。四是调节池曝气可以去除部分COD,为后续处理减轻压力。
1.3 水解酸化单元
污水经提升泵提升进入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生物处理工艺摒弃了厌氧消化过程中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以及降解速度较慢的甲烷发酵阶段,将系统控制在缺氧状态下的水解酸化阶段。原理是通过水解菌、产酸菌释放的酶促使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发生生物催化反应,具体表现为断链和水溶。微生物则利用水溶性底物完成胞内生化反应,同时排出各种有机酸。
水解酸化过程废水中易降解有机物质减少较少,而一些难降解大分子物质被转化为易于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如:有机酸)。从而使废水的可生化性和降解速度大幅度提高。因此,后续的厌氧生物处理可在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内达到较高的COD去除率。同时,水解反应也能降低一部分COD(约10%~20%)。
水解酸化池底部安装有大阻力布水系统,利用二沉池的回流污泥搅动水解酸化池底部的污泥,使其处于悬浮状态并且与进入的废水充分混合。同时污泥回流可以增加水解酸化池内的污泥浓度、提高处理效果,并且使污泥得到消化,减少了剩余污泥的排放量、降低污泥处理费用,从而减少了运行费用。
为保证设施的稳定运行,必须保证均匀进水。
1.4接触氧化池单元
曝气生化系统主要是在有氧的情况下,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还原过程,把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操作过程中应:
1)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曝气量,通过控制各阀门,调整进气量。
2)曝气池应通过调整污泥负荷、污泥泥龄或污泥浓度等方式进行工艺控制。
3)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宜为2~3mg/L。
4)应经常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定时测试和计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关项目。
5)因水温、水质或曝气池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在沉淀池引起的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调整系统运行工况,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正常。
6)当曝气池水温低时,应采取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提高污泥浓度、增加泥龄或其它方法,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曝气池水温不能高于38℃,过高时,应在采取降温措施后,方可继续进水。
7)曝气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时,应根据泡沫颜色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正常。视情况开启消泡水泵,撒淋消泡剂。
8)根据污泥情况向生化池内加营养剂,一般按BOD5:N:P=100:5:1比例投加营养源。N源为尿素,P源为磷酸钠或磷酸氢二钠。
1.5.沉淀池单元
竖流式沉淀池又称立式沉淀池,是池中废水竖向流动的沉淀池。水由设在池中心的布水系统进行均匀布水(管中流速应小于30mm/s),管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沉降进入池底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溢流堰流出。堰前设挡板及浮渣槽以截留浮渣保证出水水质。 对于沉淀池应:
1)定时巡视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如出水浊度、泥面高度、沉淀的悬浮物状态、水面浮泥或浮渣情况等,检查各管道附件、排泥刮渣装置是否正常,各堰出流是否均匀,堰口是否严重堵塞,清理出水堰及出水槽内截留杂物及漂浮物。
2)池中设置污泥回流泵,可进行污泥回流或排泥。排泥或污泥回流管路设置阀门,需人工根据实际水质状况进行开启或关闭。沉淀池污泥排放量可根据污泥沉降比、混合液污泥浓度及二次沉淀池泥面高度确定。
3)观察沉淀池出水水质,不允许沉淀池有污泥漂浮现象。
4)沉淀池上清液的厚度一般为0.5米左右。
5)污泥沉降比SV30(即将混合液静置30min污泥体积占液体总体积的比例)应控制在15%-30%,若SV30过小需减少回流及排泥,若SV30过大可增加回流及排泥,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1.6.过滤单元
石英砂过滤器,它是利用石英砂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的石英砂过滤,有效的截留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胶质颗粒、微生物、氯、嗅味及部分重金属离子等,终达到降低水浊度、净化水质效果的一种过滤设备。
该系统增设过滤系统,通过浮球液位控制自吸泵进水过滤,高液位开启,低液位关闭。过滤系统有自动反洗系统,反洗周期为5-7天,每次反洗时间为10-15min。
由于本工艺污泥产量较少,无需单独设置污泥浓缩池,只需对沉淀池污泥定期清运即可,清运周期一般为3个月或者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