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溶液的组成及性质
(1)、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别名漂白水(Bleaehing liquor),分子式NaClO,分子量为74.44。次氯酸钠是一种弱酸盐。次氯酸钠溶液属于一种复杂和不稳定的化学系统,它的组成按溶液pH值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不同pH值下具有不同的氧化性能:
当pH值=2时绝大部分为C12;
pH值=2~3时主要为Cl2和HClO;
pH值=4~5时主要为HC1O,少量为C12;
pH值=5~6时主要为HClO和NaClO;
pH值=9时主要为NaClO。
(2)、次氯酸钠的杀毒原理
次氯酸钠消毒*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过它的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进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态氧[O],新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上的蛋白质等物质变性,从而致死病源微生物。其次,次氯酸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还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有机高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再次,次氯酸产生出的氯离子还能显著改变细菌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细胞丧失活性而死亡。
次氯酸钠的消毒机理包括次氯酸钠的氧化作用,新生态氧的作用及氯化作用。目前认为次氯酸钠的氧化作用是主要的。
l)次氯酸钠的氧化作用
次氯酸钠在溶液中水解后发生下面反应:
ClO- + H2O ⇌HClO + OH-
次氯酸根离子被还原时,极易得到电子而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呈现很小的中性分子状态,由于其对外不显电性,极易扩散到细菌表面,然后通过细胞壁而穿透到细菌内部,破坏其酶系统,导致细胞的死亡。
2)新生氧的作用由次氯酸分解形成的新生态氧,将菌体蛋白质氧化。
3)氯化作用:消毒剂中含有的氯对菌体蛋白质引起氯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