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气浮法其理论基础是应用电子学、流体力学、电化学等相关技术所结合而成的一种组合的水处理新技术。该法主要机制是利用电场的诱导,使粒子产生偶极化,借助流道的设计而自动凝聚成絮体,在不外加空气情况下,利用电解所产生的气泡与絮体充分结合,适当添加助凝剂后自动上浮除去。
电解气浮利用电极板在电场作用下,分别在阴极和阳极产生氧气和氢气微气泡。
电解气浮产生微气泡主要除了电解产生微气泡外,还主要存在“粒子偶极化” 和“粒子聚集”作用。 “粒子偶极化”极板通过电流可以产生电场,通过隔板的设计及流道的设计, 使得水溶液中的粒子电场下被诱导,在适当的电场强度下,粒子本身内部的电荷 重新分配,正电荷偏向负极板,负电荷偏向正极板,重新分布的电荷大小决定于 粒子本身的性质,此过程称为粒子偶极化。
“粒子聚合”是指经过偶极化带上正负电荷,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正负电荷 互相吸引,使得两杂粒子互相接近合成新的粒子,此新粒子在电场中再重新被偶 极化,成为一个更大的带有正负电荷的粒子。 水中胶体粒子在“粒子偶极化”和“粒子聚集”作用下,完成颗粒的聚集和并大, 在此过程中,微气泡不仅粘附于絮体表面,同时也会被包裹于其中,形成表观密 度更小,且更加稳定的“泡絮体”。 大量研究表明:电解气浮形成的气泡粒径一般为0~30μm,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改变电压和电流,能够调整微气泡数量和直径。 污水通过进水管 A 进入电解区,通过电场电化学氧化还原作用,电极组件 B 的极板表面产生氢气和氧气,并与污水中的絮体结合,形成表观密度小于 1 的颗粒, 然后进入浮选区,在水的浮力下,絮体漂浮在液面形成浮渣,而污水中的清液则 向下通过集水管 F 进入清水槽,*后流经调节堰 G 的堰板从排水管 D 流入下一处理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