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器型:①安装在各种类型的光配器材内。②安装在各种类型的光测试仪表内。
微型:①安装在光缆接头盒内。②安装在模块盒内。③安装在配线箱内。
插片式:本设备是用于FTTX系统中需分光的用户接入点,主要完成进入小区或大楼的光缆成端,具有光纤的固定、开剥、熔接、跳线、分路等功能,分光后以入户光缆的形式进入终端用户。
托盘式:适用于各类型的光纤分路器、波分复用器等集成安装使用。
选用优质的光纤连接器、适配器,低插入损耗、高回波损耗;
注 :单层托盘*大可配置1分16适配器接口,双层托盘*大可配置1分32适配器接口。
优点与缺点
优点
1)损耗对传输光波长不敏感,可以满足不同波长的传输需要。
(2)分光均匀,可以将信号均匀分配给用户。
(3)结构紧凑,体积小,可以直接安装在现有的各种交接箱内,不需特殊设计留出很大的安装空间。
(4)单只器件分路通道很多,可以达到32路以上。
(5)多路成本低,分路数越多,成本优势越明显。
缺点
(1)器件制作工艺复杂,技术门槛较高,目前芯片被国外几家公司垄断,国内能够大批量封装生产的企业也只有很少几家。
(2)相对于熔融拉锥式分路器成本较高,特别在低通道分路器方面更处于劣势。[1]
封装方式
.PLC光分路器的封装是制造光分路器的难点.封装技术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2]
微型封装:一般为不锈钢,光纤线为裸纤式.(见图 封装01)
ABS盒式封装: 为ABS塑胶外壳,常规尺寸(MM)有100*80*10
120*80*18 140*115*18.(见封装02)
还裸纤式封装,托盘式,插片式,机架式等.
组成部分
内部由一个PLC光分路器芯片和两端的光纤阵列耦合组成。芯片采用半导体工艺在石英基底上生长制作一层分光波导,芯片有一个输入端和N个输出端波导。然后在芯片两端分别耦合输入输出光纤阵列。
外部由ABS盒子和方形钢管,光缆及光纤连接头。
技术指标
插入损耗。
光分路器的插入损耗是指每一路输出相对于输入光损失的dB数,其数学表达式为:Ai=-10lg Pouti/Pin ,其中Ai是指第i个输出口的插入损耗;Pouti是第i个输出端口的光功率;Pin是输入端的光功率值。 附加损耗。
附加损耗定义为所有输出端口的光功率总和相对于输入光功率损失的DB数。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光纤耦合器,附加损耗是体现器件制造工艺质量的指标,反映的是器件制作过程的固有损耗,这个损耗越小越好,是制作质量优劣的考核指标。而插入损耗则仅表示各个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状况,不仅有固有损耗的因素,更考虑了分光比的影响。因此不同的光纤耦合器之间,插入损耗的差异并不能反映器件制作质量的优劣。分光比。
分光比定义为光分路器各输出端口的输出功率比值,在系统应用中,分光比的确是根据实际系统光节点所需的光功率的多少,确定合适的分光比(平均分配的除外),光分路器的分光比与传输光的波长有关,例如一个光分路在传输1.31 微米的光时两个输出端的分光比为50:50;在传输1.5μm的光时,则变为70:30(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光分路器都有一定的带宽,即分光比基本不变时所传输光信号的频带宽度)。所以在订做光分路器时一定要注明波长。
光分路器的制作工艺
FBT熔融拉锥是制作光分路器*成熟,*便捷的方法。目前国内CATV网络中应用的绝大多数为FBT熔融拉锥型分路器。这种光分路器的光学指标较高,性能稳定可靠,经过多年的应用已得到普遍认可。
FBT型光分路器的制作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1.熔融拉锥--在FBT熔融拉锥系统上制作1×2分路器基本单元;
2.单元封装--用专用封装材料封装保护分路器耦合区;
3.熔接--根据设计要求,用1×2分路器单元组合熔接成1×N型光分
4.成品封装--将1×N型光分路器模块化封装。
光分路器的光学指标
根据中华人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光纤耦合器技术条件》YD/T893-1997规定分路器的光学指标包括以下内容:
1.附加损耗
2附加损耗是指输出光功率之和与输入光功率的比值:
A=-10log
其中A---附加损耗,dB;
---输出光功率之和,MW;
Po---输入光功率,MW;
1×N型光分路器的附加损耗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分路器耦合区光散射产生的损耗;另一方面是熔接点产生的熔接损耗。所以分光路数越多,产生的损耗越大。但对于相同分光路数的光分路器来说附加损耗越小,则分路器的性能指标越好。
行业标准只规定每个基本单元的附加损耗应≤0.30dB;对于其他多端口耦合器不作具体规定。
2.均匀性 均匀性是指均匀分光的分路器各输出端的插入损耗变化量。在实际应用中光纤CATV网络中的光分路器大多为不均匀分光,所以一般用分光比代替均匀性指标,对分路器各输出端口功率分配情况分别描述。
分光比是指分路器某个输出端口的光功率与输出光功率之和的比值:
KI=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