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粪池原理
化粪池是一种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的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悬浮性有机物的处理设施,属于初级的过渡性生活处理构筑物。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粪便、纸屑、病原虫,悬浮物固体浓度为100~350mg/L,有机物浓度BOD5在100~400mg/L之间,其中悬浮性的有机物浓度BOD5为50~200mg/L。污水进入化粪池经过12~24h的沉淀,可去除50%~60%的悬浮物。沉淀下来的污泥经过3个月以上的厌氧消化,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稳定的无机物,易腐败的生污泥转化为稳定的熟污泥,改变了污泥的结构,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定期将污泥清掏外运,填埋或用作肥料。
化粪池结构
化粪池发展至今,外形一般为横放的圆筒状,两端封头一般采用力学性能良好的车轮状凹凸面设计,内部设有相通的隔舱板,隔舱板上一般设有立体弹性填料,用来截留更多的厌氧细菌。
化粪池产品特点
★无渗漏无污染无维护,真正环保,是城建部门极力推荐的环保产品
★工厂成套化生产,配套齐全,安装方便,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效。
★抗腐材质,抗压强度高,使用寿命超过50年
★设备造价低,物美价廉
★占地面积小,场地选择灵活,有效节约土地资源,提高房地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处理后的污水能达标排放。
化粪池工艺流程
大致来讲,也就四步:过滤沉淀-厌氧发酵-固体物分解-粪液排放。
一般来说,我们把一个大的池子分成三格或四格,三格叫三级化粪池,四格叫四级化粪池。
污水首先由进水口排到**格,在**格里比重较大的固体物及寄生虫卵等物沉淀下来,利用池水中的厌氧细菌开始初步的发酵分解,经**格处理过的污水可分为三层:糊状粪皮、比较澄清的粪液、和固体状的粪渣。
经过初步分解的粪液流入第二格,而漂浮在上面的粪皮和沉积在下面的粪渣则留在**格继续发酵。在第二格中,粪液继续发酵分解,虫卵继续下沉,病原体逐渐死亡,粪液得到进一步无害化,产生的粪皮和粪渣厚度比**格显着减少。
流入第三格的粪液一般已经腐熟,其中病菌和寄生虫卵已基本杀灭。第三格功能主要起暂时储存沉淀已基本无害的粪液作用,*后,经过再次沉淀的粪液通过排水管流入市政管网。
四级化粪池则比三级化粪池多了一道发酵腐化的工序,工艺更细化,水质更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