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孕育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被誉为“中华水塔”“江河之源”。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守护好,保护生物多样性,提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孕育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被誉为“中华水塔”“江河之源”。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守护好,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加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国家代表性和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殷殷嘱托,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根本遵循、擘画了宏伟蓝图。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深入人心,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样本与实践典范,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制度创新 破解发展瓶颈
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片19.07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区域,江河奔腾不息,滋养万物生灵。三江源是现有中国最大、海拔最高且生物多样性高度富集的国家公园。
但是,在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的三江源地区,开展全新的自然保护管理制度创新与探索,既没有现成模式可资借鉴,也没有成熟经验可以照搬,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建设之初,青海省委、省政府按照试点方案大力改革创新,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着力破解制约三江源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困难。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管理保护的原则,针对体制试点范围内6类15个保护地人为分割、各自为政、条块管理、互不融通的体制弊端,进行功能重组、优化组合。
按“一园三区”布局,将分散在林业、国土、环保、住建、水利、农牧等部门的生态保护管理职责划归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有效解决“九龙治水”问题,完成了国家公园“一块牌子管到底”的历史性变革。
通过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搭建“四梁八柱”,形成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九大理念和十五个体系以及“九个一”的三江源模式,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贡献了“三江源方案”。
如今,黄河、长江源头完整纳入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区划面积由试点期间的12.31万平方公里调整至19.07万平方公里,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全部划入核心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
生态向好 重现千湖美景
有“千湖之县”之称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地处黄河源头,平均海拔4500米,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的核心地区。
在这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逐渐退化,水土流失愈加严重,湖泊日益萎缩。
在建设过程中,三江源国家公园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修复为抓手,累计投入321.64亿元用于生态保护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草地生态系统,修复荒漠生态系统,保护湖河生态系统,加强雪山冰川系统保护,强化湿地保护与恢复。
2022年,扎陵湖、鄂陵湖湖泊面积较2015年分别增长74.6平方公里和117.4平方公里。同时,黄河源头水源涵养能力不断提升,湖泊数量由原来的4077个增加到5849个,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千湖之景”再现黄河源头。
黄河源头之变是整个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向好的缩影。三江源国家公园监测数据显示,地表水资源较多年平均值提高33.7%,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净增309平方公里,水源涵养量平均增幅在6%以上,每年向中下游稳定输送近千亿立方米一类以上的优质水。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成效阶段性综合评估报告,三江源地区主要保护对象都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提升,生态功能得以巩固,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比10年前提高了11%、30%以上。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藏羚羊由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过去难得一见的雪豹、金钱豹、欧亚水獭频频亮相,兔狲、藏狐、白唇鹿、野牦牛、黑颈鹤争相出镜。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好转,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日益提升,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三江源头碧波荡漾,重现千湖美景,“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
科技赋能 智绘生态蓝图
气候多变、沼泽分布、险山峻岭、人迹罕至……在面积达19.07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若仅依靠人力去监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掌握环境指标以及植物土壤本底变化等一系列数据,显然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能更好地保护及监测三江源头生态环境,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先后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建立合作关系,初步构建了覆盖三江源地区重点生态区域“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探索解决对重点区域大尺度远距离的巡护监测难点。
该监测网络体系拥有独具特色的空基监测系统,实现“远距离、大范围、非接触、全方位”的近地实时监测。该系统通过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海拔无人区设立监测点,安装800万—1000万像素高清、星光级重载云台摄像机进行360度拍摄,观测距离最远可达15公里,夜晚最远可达3公里,通过光缆线将数据实时传回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数据库。工作人员只要点击鼠标,就可24小时动态监测三江源生态系统、自然景观和野生动物栖息活动变化。
前不久,可可西里卓乃湖5G基站开通运行,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心区域可通过5G网络连接全球。加之此前在索南达杰保护站已实现周边近600平方公里“可见光+热成像”24小时全方位视频远程监控数据稳定传输,为动态了解野生动物种群现状、变化和栖息的情况提供了技术支撑。
随着生态管护员App在黄河源园区全面应用,掌上终端助力生态管护的探索将有力推动智慧建园工作。应用App一方面能够有效管理生态管护员,另一方面还可以实时传输巡护过程中的最新情况,解决路程差和时间差的问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
三江源国家公园还应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完成了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首次形成三江源国家公园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名录,并精细绘制了藏羚羊、棕熊、野牦牛等优势兽类物种分布图,以及猎隼、金雕等优势鸟类物种分布图,为科学保护野生动物提供了最基础数据。
共建共享 书写惠民新篇
三江源国家公园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更是大众的。
自建园以来,三江源国家公园便创新实施推动共治共建共享的理念和模式,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协调,在生态环境逐步修复的同时,让牧民群众享受更多发展红利。
“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平衡生态与社区关系的一项代表性举措。
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域辽阔、海拔较高,对于外地人而言,在这里工作无疑面临着诸多挑战。而土生土长的牧民群众对环境了如指掌,是名副其实的本土专家。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为园区内的每个牧户设立一个生态管护员岗位。2.3万名放下牧鞭的牧民持证上岗,他们不仅能够迅速地适应自然条件,还能在遇到未知动物时,及时拍摄视频或照片传回后方的大数据中心,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宝贵的分析资料。
不仅如此,园区内还组建了乡镇管护站、村级管护队和管护小分队,推进山水林草湖的组织化管护和网格化巡护。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管护员的专业素养,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每年都会组织不同形式、不同批次的培训活动。这些培训不仅增强了生态管护员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还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
如今,这一岗位不仅有助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农牧民的生活。仅生态管护员收入这一项,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农牧民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
此外,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还积极引导牧民群众通过投资入股、合作经营、提供劳务等多种方式,参与家庭旅馆、牧家乐、民族文化演艺等特色经营项目。
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的莫曲村,通过推行新型畜牧业合作经营方式,开展生态畜牧专业合作社的股份制提升改造,成功地将农牧民的生产经营模式从过去的分散状态转变为适度规模生产。莫曲村已连续两年为牧民分红30余万元。
不仅如此,三江源国家公园还出台了野生动物与家畜争食草场损失补偿试点实施和资金管理办法、损失补偿绩效管理办法,逐步缓解人、畜、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如今三江源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更多群众走上生态路、吃上生态饭的同时,也让生态资源逐渐成为群众的幸福不动产。
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持续推进,三江源各族人民与山水相融、与生灵共处、与草木共生,向世人呈现出一幅海晏河清、碧草连天、生机勃勃的大美画卷。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一位牧民用藏语说:“我们生态管护员像一滴一滴的雨,落进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海里。”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赢得了民心,也必将赢得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