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帕斯卡·帕梅尔接受环境报记者采访。
“我们相信,中国的成功经验可以复制到其他国家,让各国得到有益借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帕斯卡·帕梅尔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于2020年在中国举行,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国将以举办大会为契机,展示生态环境保护成就,与国际社会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贡献。
“2020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
近年来,各国政府、企业、公众都在不断提高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重视,采取相应行动。
“《公约》通过后的二十多年来,我们从未停止努力,但生物多样性仍在丧失。”帕梅尔表示,“当前,国际社会还面临动物栖息地丧失、海洋塑料污染等诸多问题,我们来到了人类命运的节点,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2020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帕梅尔说。2020年10月,《公约》196 个缔约方将齐聚中国昆明,在《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审议“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确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新目标。
据了解,《公约》于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已成为联合国环境与发展进程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环境公约之一,为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发挥了重要作用。缔约方大会是《公约》的最高议事和决策机制,每两年召开一次,大会成果将主导《公约》进程的发展走向,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明方向。
为什么选择中国?
在采访过程中,帕梅尔回忆起确定大会主办方的历程:“有多个国家申办《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但我们认为中国更适合。”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包含着生物多样性的智慧。”帕梅尔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中国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成绩斐然,我们非常高兴可以在中国这样重要的国家举行《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帕梅尔点赞中国方案。
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公约》,于1993年1月5日正式批准,是最早签署和批准《公约》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已达2750处,其中国家级474个;各类陆域自然保护地面积超170万平方公里。很多自然生态系统和大多数重要的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保护,大熊猫等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
大会有哪些内容值得期待?
当我们谈论生物多样性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在帕梅尔眼中,生物多样性不仅关乎野生动植物,更关乎我们的切身利益。“例如,生物多样性作为基础设施,带来各种食物,生物多样性带动生态旅游,创造经济效益。”
帕梅尔说,这次大会主题提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切中要害。
展望大会,帕梅尔表示,大会将探寻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根本原因,寻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双赢的策略。196个缔约方政府将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把国际政策融入国家治理,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
大会不仅是确定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契机,也是能力建设的平台。帕梅尔说:“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许多工作卓有成效,但是还有许多国家并不了解,我们希望更多国家借鉴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 中国环境报),作者(李玲玉)。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标签
- 前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