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在国家的重要生态区位上,塞罕坝人肩扛修复生态、保护生态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创造了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铸造了一个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生动写照。
制图:郭 祥
林海苍翠连绵,松树咬定青山,绿草如茵铺展,野花芬芳斗艳……盛夏酷暑时节,我们从北京驱车向北400多公里,来到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心,顿时静了、醉了。
置身茫茫林海,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僻苦寒之地。五十五载寒来暑往,一代代塞罕坝人忠于使命,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在极其恶劣的生态环境中,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
今天的塞罕坝,是林的海洋、河的源头、花的世界、鸟的乐园、盛夏避暑的天堂、摄影家流连忘返的地方。
从卫星云图上看塞罕坝112万亩人工防护林,这一片深绿,就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牢牢扼守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这万顷林海,和河北承德、张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连成一体,筑起一道绿色长城,成为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风沙屏障、水源卫士。
在国家的重要生态区位上,塞罕坝人肩扛修复生态、保护生态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创造了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绿色奇迹,铸造了一个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生动写照。
偿还生态历史欠账,创造人间绿色奇迹
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上,一代代塞罕坝人顽强地扎下根来,种下一棵棵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幼苗,种下恢复绿水青山、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和信念
塞罕坝机械林场(以下简称塞罕坝林场),是河北省林业厅直属的大型国有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坝上地区。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皇帝设立木兰围场,作为“哨鹿设围狩猎之地”。塞罕坝是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朝末期,国势衰微,内忧外患,为了弥补国库亏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
“河北北部的围场,早年树海茫茫、水草丰美,但从同治年间开围放垦,致使千里松林几乎荡然无存,出现了几十万亩的荒山秃岭。这些深刻教训,我们一定要认真吸取。”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语重心长地指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藐视自然,违背规律,大自然的报复就如同洪水猛兽一般袭来:百年间,塞罕坝由“美丽高岭”退变为茫茫荒原。西伯利亚寒风长驱直入,推动内蒙古浑善达克等沙地沙漠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
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最近处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而北京的平均海拔仅40多米。有人形象地打比方:“如果这个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堵不住,就相当于站在屋顶上向院里扬沙子。”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一味索取资源,带来的是短期利益,失去的是永续发展,吞下的只能是“两山皆失”的双输恶果。
生态恶化,警钟骤响!造林绿化,势在必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国土绿化。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其后,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经过实地踏察,选址于塞罕坝。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
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复的规划设计方案,塞罕坝林场承担四项重任: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
55年前的那个秋天,369名林场创业者满怀激情,从大江南北毅然走上塞北高原,承德专署农业局局长王尚海任党委书记,承德专署林业局局长刘文仕任场长。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拉开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历史帷幕。
此时,距离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恰好百年。
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亿万年间形成的,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宝贵馈赠。对绿水青山,破坏和毁灭可能只在旦夕之间,恢复和重建却需要异常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建场初期,塞罕坝气候恶劣,沙化严重,缺食少房,偏远闭塞。“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塞罕坝人坚持“先治坡、后置窝,先生产、后生活”,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顶风冒雪,垦荒植树。
他们不畏艰难,愈挫愈勇,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闯过了一道道难关。改进“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改变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成功实现全光育苗。1962年、1963年两次造林失败后,1964年春天开展“马蹄坑造林大会战”,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提振了士气,坚定了信心。从此,塞罕坝的造林事业开足马力,最多时一年造林8万亩。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塞罕坝高原上,一代代务林人顽强地扎下根来,种下一棵棵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幼苗,种下恢复绿水青山、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和信念。“美丽高岭”重现生机。
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树木种苗工作总站副站长刘春延,1991年大学毕业后在塞罕坝林场工作20年,担任过5年场长。
回首往事,他感慨万千:“在1959年到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刚刚过去的时候,党和国家下决心建这么大个林场,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这体现了共产党人勇于偿还生态历史欠账的责任担当,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塞罕坝55年沧桑巨变证明,只要有党的坚强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凝心聚力谋发展,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绿色奇迹。”
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力推进的新时代,塞罕坝人进一步明确自身处于“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功能区”的定位,扛起阻沙源、涵水源的政治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地位,部署频次之密,推进力度之大,取得成效之多,前所未有。塞罕坝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进入改革奋进的快速发展期。塞罕坝人真切地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塞罕坝所在的承德市的生态地位。
在2013年2月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张承地区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统筹推进提出要求:“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同步考虑解决京津周边贫困问题。”2014年早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承德列为“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功能区”。
“不能逾越生态红线的雷池,全力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保障京津冀生态安全。这是国家顶层设计对张承地区提出的功能定位,也是新时期塞罕坝人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塞罕坝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说。
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2008年以来,每年春季习近平同志都会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已持续整整十年。在植树时,他谆谆叮嘱:“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不可想象,没有森林,地球和人类会是什么样子。” “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塞罕坝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植树造林敢攻坚,改革发展不停步。
最近几年,林场继续增林扩绿,把土壤贫瘠和岩石裸露的石质阳坡作为绿化重点,大力实施了攻坚造林工程。塞罕坝林场林业科副科长范冬冬介绍说:“在山高坡陡、立地条件极差的硬骨头地块上,目前已完成攻坚造林7.5万亩。明年硬骨头将全部啃下,成林后将大幅提高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86%的饱和值。”
千层板林场(塞罕坝林场下属6个分场之一)的马蹄坑营林区驹子沟,土层厚度只有薄薄的5厘米左右,平均坡度达到30度,山坡上的樟子松却长势喜人。5年前攻坚造林种下的这一大片樟子松,三年保存率达到99%,现在已进入快速生长期,在塞罕坝一年仅60多天的无霜生长期里,可长高50厘米左右。
正在全面推进的国有林场改革,将给塞罕坝注入新的活力。
对全国4855个国有林场的改革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提出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首要任务。方案将国有林场的主要功能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这从根本上明确了国有林场的性质,理顺了体制机制。
现阶段,塞罕坝林场的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制定,提出到2020年森林生态功能显著提升、管理体制全面创新等目标,将进一步明确定位、理顺体制、完善机制、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促进林场可持续发展。
“通过改革,塞罕坝林场可以一心一意地搞好森林管护和经营,提高林分质量,发挥生态效益。”塞罕坝林场副场长张向忠表示,“这对我们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林场转变发展模式,护林营林再写华章
木材生产在减少、发展方式越来越绿,森林面积在增加、森林质量越来越好。林木按1米的株距排列,可以给地球系上12条漂亮的“绿丝巾”
盛世兴林,泽被后世。
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森林的地位和作用有多重要,塞罕坝人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就有多重,使命就有多光荣。塞罕坝林场拥抱新的历史机遇,担起新的历史使命,成为转变林业发展模式、建设生态涵养功能区的排头兵。
毋庸讳言,当初兴建林场时,木材生产是一个重要任务,人们只有朴素的、初步的生态意识,种树的重要目的是伐木取材,提供木材产品。现在,务林人有了更为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种树的主要目的,是增林扩绿,提供生态产品。从朴素的生态意识到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化。
“这片森林就是我们的眼珠子、命根子!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来之不易,把这片森林管护好、经营好,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是摆在新时期塞罕坝人面前的最大考题。”刘海莹表示,“近几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改革和发展,实现了造林保护与生态利用的有机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幅提升。”
如今,木材生产在持续减少,发展方式越来越绿。
木材生产曾经是塞罕坝林场的支柱产业,一度占总收入的90%以上。近年来,林场大幅压缩木材采伐量,木材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最近这五年已降至50%以下。对木材收入的依赖减少,为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河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的调查和预测,‘十三五’期间塞罕坝林场林木蓄积年生长量约为54万立方米。因此,只要年均消耗蓄积维持在20万立方米左右,完全可以保证森林资源总量的持续健康增长。”塞罕坝林场林业科科长李永东介绍说,河北省下达塞罕坝林场的“十三五”采伐限额为每年20.4万立方米,但林场实际的林木蓄积消耗量,控制在13万立方米左右。
塞罕坝林场的采伐限额只用了六成,而且主要用于“森林抚育”: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把林子里长势较差的林木伐掉,将林木密度过大的地方降下来一些,使留下的林木能够更好地生长,提升森林质量。
如今,森林面积在不断增加,森林质量越来越好。
塞罕坝林场的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如果林木按一米的株距排列,可以绕地球赤道整整12圈,给这个蓝色星球系上12条漂亮的“绿丝巾”。
林木蓄积量是反映森林质量的重要指标。塞罕坝林场的林木总蓄积量,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增长了30倍。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8倍。
阴河林场里,一座巨岩拔地而起,巍然屹立,这儿名叫亮兵台,又称康熙点将台。传说康熙皇帝在乌兰布统之战胜利后,曾登临此台检阅凯旋的清军将士。登上海拔1874米的亮兵台,眺望四方,林海浩瀚,壮阔雄浑。阴河林场场长赵立群介绍说:“亮兵台四周都是40多年前栽植的人工落叶松林,现在已经从幼苗长到十八九米高。这一带的7万多亩林海,还只是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的一小部分。”
“点将声声随云去,林海滔滔百万兵。”时光荏苒,斗转星移,300多年前接受康熙检阅的威武将士,如今换为高大挺拔、整齐列阵的一棵棵青松,它们忠诚地守护着脚下这片生态脆弱的土地,保卫着四周的大片农田和众多城市。
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人在大海面前,往往会感到沧海一粟般的渺小。我们眼前这广袤无垠的林海,却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人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用双手艰苦创造,以心血浇灌而成。这林海碧波,让人由衷感佩生态建设者和保护者的雄心伟力,由衷赞叹“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
有的英雄,功绩惊天动地,声名远扬四海,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世人瞩目的印记。有的英雄,只是默默无闻地躬耕在天地之间,植绿在荒僻高原。他们从来没有梦想过成为英雄,他们的业绩,数十年之后,才会一笔一画地写在大地之上。
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塞罕坝人更有效地保护了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这席话,塞罕坝人听起来感到那么亲切,字字句句都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让塞罕坝人欣慰和自豪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已在“美丽高岭”落地生根。
今天的塞罕坝,绿水青山带来真金白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郁郁葱葱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职工生活改善、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森林旅游引来八方游客——
“金莲花发映阶新,着雨清妍不染尘。”一阵夏日的太阳雨过后,塞罕坝金莲映日景区内,雾气袅袅升腾,朵朵金莲盛开,宛如仙境一般。人们纷纷举起相机和手机,留住这旖旎风光……
春天,群山抹绿,雪映杜鹃;夏天,林海滴翠,百花烂漫;秋天,赤橙黄绿,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塞罕坝四季皆有美景,是摄影发烧友的天堂,是华北地区知名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塞罕坝林场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已有十几年未曾批准林地转为建设用地。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年均50万人次,一年门票收入4000多万元。
绿化苗木销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各地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空前加大,绿化苗木需求大增。塞罕坝林场建设了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培育了云杉、樟子松、油松、落叶松等优质绿化苗木。1800余万株多品种、多规格的苗木,成为绿色“聚宝盆”。
“林场的绿化苗木,销往京津冀、内蒙古、甘肃、辽宁等全国十几个省(区、市),每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多的时候达到2000多万元。”塞罕坝林场产业化办公室主任李双说。在林场的带动下,周边地区的绿化苗木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风力资源变成清洁能源——
蓝天白云下,一座座白色的巨大风机矗立山头,叶片随风转动,带来清洁能源,同时成为一道悦目风景。
最近五年,林场利用边界地带、石质荒山和防火阻隔带等无法造林的空地,与风电公司联手,建设风电项目。可观的风电补偿费反哺生态建设,为林场发展注入活力。
森林碳汇有望上市“变现”——
植树造林者种植碳汇林,测定可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将其在交易市场挂牌出售;碳排放单位购买二氧化碳排放量,来抵消其工业碳排放。碳汇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补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
塞罕坝的造林和营林碳汇项目,已在国家发改委备案,总减排量为4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如实现上市交易,保守估计可收入上亿元。
森林旅游、绿化苗木等绿色产业的收入,已经超过半壁江山。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塞罕坝人更有效地保护了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北曼甸林场四道沟营林区,院子里种着花草、灌木和蔬菜,11名一线职工住在“宾馆标间”,两人一间宿舍,室内有卫生间,能洗热水澡。2013年5月,塞罕坝林场开始实施营林区标准化建设,面貌焕然一新的四道沟营林区,于当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指了指不远处的两座旧房子,北曼甸林场场长张利民说:“那是以前的营林区,条件比较差。这个营林区总投资100万元,生产一线职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近几年来,塞罕坝林场投资2600余万元,新建和改建了29个营林区房舍、9座望火楼和9个检查站,彻底改变了过去房屋老旧、设施落后、用水难、用电难的状况,大幅提升了一线职工的幸福指数。
创业阶段是“先治坡、后置窝,先生产、后生活”。林场发展起来后,改善职工居住条件提上议事日程,变成“山里治坡、山外置窝,山上生产、山下生活”。山里、山上即林场,山外、山下即围场县城。
塞罕坝人结合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在6个分场都新盖了职工公寓楼,在围场县城实施了安居工程。目前,大多数职工在县城有了房屋,基本上解决了上学难、就医难等民生难题,实现了老人和孩子在县城里安居、职工在林场一线岗位乐业。今年,林场编制了新的发展规划,启动改造提升工程,一座现代林海小城已见雏形。
周边的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从这片绿水青山中长久受益。林场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特别是森林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乡村游、农家乐、养殖业、山野特产等产业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绿水青山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塞罕坝森林的生态价值是木材价值的39.5倍,每年产生超百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塞罕坝森林资源的总价值,已达约200亿元
放眼整个华北,塞罕坝以及周边承德、张家口的大片绿水青山,为京津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厚重而坚实的保障。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述,科学阐述了自然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树,在这个生命共同体中至关重要,有了树和森林,土地、山川、河流以及人类才能生机盎然,生生不息。
塞罕坝七星湖,在100万平方米的湿地范围内,分布着7个天然湖泊,空中俯瞰,形如天上的北斗七星。现在,七星湖已有些名不副实,变成了“八星湖”。塞罕坝林场职工刘静笑着说:“这几年,森林植被增加了,林子更绿了,降水增多了,七星湖湿地的面积也扩大了。2015年左右,这里新冒出来一个水泡子。”
“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一片林,就是一个蓄水池。塞罕坝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其中滦河是京津的水源,七星湖的水流向滦河,润泽京津。塞罕坝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达1.37亿立方米。
“华北绿宝石”,塞罕坝实至名归!
她阻击了“沙魔”。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
她净化了空气。森林是地球之肺,一棵树,就是一台制氧机。塞罕坝的森林每年可产生氧气55万吨,可供近200万人呼吸一年。森林中“空气维生素”负氧离子的含量,最高达每立方厘米8.5万个。
她调节了气候。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无霜期由52天增加到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60毫米。
她庇佑了生物。“布谷,布谷……”清晨一开窗,布谷鸟和昆虫的鸣叫声就扑面而来。如今,塞罕坝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栖息着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植物62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4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9种。
她还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片森林每年可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75万吨以上。对于气候变暖日益严重、高温热浪频繁袭来的世界,这座由中国人的双手长期艰苦营造的绿色长城,弥足珍贵。
“塞罕坝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区位,处于内蒙古高原到华北山地的过渡地带,是多条河流的源头,阻挡北边风沙南侵,对于其南面的京津唐地区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学及生态学专家沈国舫强调,“塞罕坝的这一大片百万亩森林,不仅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而且大量吸收、固定二氧化碳,成为碳汇库,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中国林科院评估结果显示,塞罕坝森林的生态价值,是木材价值的39.5倍;森林生态系统每年产生超百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据测算,塞罕坝森林资源的总价值,目前已经达到约200亿元。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这片绿色,早已向承德伸展。在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的示范带动下,承德市加速推进造林绿化,全市森林面积达336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时的5.8%提升到现在的56.7%,增长了9倍,成为华北最绿的地区。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说:“华北唯一一个不缺水的城市,是承德。承德一年产生水资源量达37.6亿立方米,流向京津的界面出水量达22亿立方米。弘扬塞罕坝精神,对承德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这片绿色,早已向河北铺开。作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家口塞北、承德丰宁千松坝、围场御道口等地大力植树造林,阻挡风沙南下进犯华北。在首都正北方,形成了一道宽约30公里、长约360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构筑起更为牢固的京津冀生态防护林体系。河北省的森林覆盖率,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8%增加到现在的32%,防沙治沙重点区域内的张家口、承德两市,由沙尘暴加强区转变为阻滞区。
塞罕坝的生态,虽然恢复生机,依然非常脆弱。
走在林中、山间,“豆包地”的地质结构,时常清晰呈现在我们眼前:上面是花草树木,下面是薄薄一层黑土,黑土之下,就是石质山地或黄沙。土壤贫瘠,一旦破坏,“豆包”就会“露馅”,生态就会恶化。走在一些植被覆盖的沙丘之上,我们小心翼翼,生怕一脚踩下,就可能毁绿起沙……
草木无言,行走在塞罕坝,这里的一草一木却提醒我们: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们应该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倾力保护绿水青山,筑牢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山水不语,行走在塞罕坝,这里的一山一水却告诉我们:绿水青山是优质的生态产品,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她正如人们理想中的金山银山一样无比贵重,需要更多的关爱和珍惜!
7月下旬,凌晨时分,晨曦微露,七星湖已然聚集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人们共同期待壮观一刻。“出来啦,出来啦!”四点多钟,太阳从东方的青山上微微探出了头,大家欢呼雀跃。一轮红日缓缓上升,明媚光芒洒向大地。
一代接一代的塞罕坝人,造林,护林,营林,爱林,赢得了光明的今天和未来。
为了这绿水青山,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塞罕坝人植绿荒原,有的因公殉职,有的终生残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在高原荒漠营造浩瀚林海,用忠诚和执着凝结出了“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创造了“沙地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奇迹。
共和国不会忘记,老一辈人筚路蓝缕、伏冰卧雪、可歌可泣的创业历程。
共和国不会忘记,新一代人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绿色发展的接续传承。
共和国不会忘记,曾经沧桑的塞罕坝恢复成为“美丽高岭”,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生动范例。
历史的如椽巨笔,为新中国留下了“塞罕坝”这段充满正能量的记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中国绿”。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深绿,浅绿,墨绿,嫩绿,油绿……塞罕坝的绿,诗意盎然,灵动飘逸,让人遐思无限;塞罕坝的绿,生机勃发,活力四射,浸润中华大地。
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 人民日报),作者(人民日报)。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