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土木商易宝请登录注册

“看海”的错真不能怪“海绵”

2017年07月25日 来源: 城建水业 作者:王一然

简介: 随着城镇化的脚步,城市水体面积不断减少,汛期来临时,江河水位和潮位高涨,雨洪无法自排,城市内部的水体又无法调蓄,导致城市内涝灾害严重。

海绵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城市“看海”并未消除

随着城镇化的脚步,城市水体面积不断减少,汛期来临时,江河水位和潮位高涨,雨洪无法自排,城市内部的水体又无法调蓄,导致城市内涝灾害严重。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海绵城市”的发展理念。2014年10月,住建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标志着海绵城市的建设方式将成为今后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据统计,截至2017年4月,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已建设面积4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544亿元,全国已有370个城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然而,在海绵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之时。今年入夏以来,“看海”的新闻仍层出不穷。

6月10日,南京突降暴雨,从早上6点多一直持续到中午11点,雨水仍在下着,持续近5个小时的暴雨让南京全城的道路都不同程度的积水,全城“看海”。人们戏称,河海大学名副其实,竟可以捞鱼。

blob.pngblob.png

              这么看来,那些开设游泳课的大学真是有先见之明

  blob.png

虽然粽子会分咸甜,但是看海大家都是一样的啊~   

越来越多的公众走到迟疑的一方,为什么都在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暴雨时期城市里“看海”的现象却并未消除呢?

“海绵城市”哭诉:这锅我不背

blob.png

这不是宝宝的锅,宝宝不背

专家表示,“海绵城市无用论”和“海绵城市万能论”的观点都不可取。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毋庸置疑,然而,一是建成需要时间,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几十年的基础设施欠账需要一段时间来还,二是海绵城市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外洪入城造成的看海问题,也不存在没有标准的设施,即使解决黑臭和内涝问题也是有标准的。因此,期待海绵城市在短期内能够达到群众期待的众多目标是不现实的,需要政府部门、各行业专家、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政府、行业要努力,只争朝夕;老百姓也要降低期望值,从我做起,从不向雨水管道倾倒污水、泔脚做起。

误区一:没有深刻理解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质,不能将其归结于一个简单的项目或者工程。

海绵城市是从城市降雨径流进行综合管理角度来描述的一种城市形态和建设模式,是指现代城市应该具有像海绵一样吸纳、净化和利用雨水的功能。海绵城市建设就是通过城市规划管控把一系列系统的东西对雨水的径流进行有效管理,恢复自然、恢复水文的生态本底,达到海绵城市恢复生态、涵养水源、提高水文化、提高水安全的多重目的。本质上说这是生态文明在城市建设中的表现,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理念和新方式。它不是一个工程,不是一个项目,不是下沉式绿地也不是透水铺装,是一个理念和方式,要把这种理念植入到城市开发建设中去。

误区二:对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难度认知不足,从时间和效果期待上提高了公众的预期。

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普遍涉及数百个改造与新建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评估,涉及到规划、给排水、建筑、道路、园林、水利等多个专业。不仅项目数量大、协调难,还必然涵盖各种灰色基础设施和绿色基础设施的选择和合理组合,甚至还可能涉及河道、湖泊的综合整治,如何尽快、有序地完成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强各个专业间的协调融合,科学、有序、全面开展各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设计及施工建设,是一项异常紧迫又有很大难度的工作,不能寄希望于短时间海绵城市就建成并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海绵城市建设有可能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和达到预期效果。

误区三: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城市“看海”现象。

人们对海绵有直观认识,建设海绵城市就是恢复城市的海绵体功能,使其像海绵一样吸水、蓄水,从而起到对降雨削峰、错峰、滞峰的作用,有效缓解内涝的作用,但对于外水入城几乎没有作用,今年众多城市看海很多的是由于外洪入城造成的,马路上捞鱼,鱼本来是河里,不是降雨中的,它的随着河道中的洪水进入城市。海绵也有饱和的时候,因此,海绵城市在建设工程设施时是有标准的,在标准内可确保有效。海绵城市的本质是恢复城市生态本底,即使在原有生态本底下,也不可能不出现洪涝现象,所以我们不能将是否发生内涝作为海绵城市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对于极端强降雨带来的城市内涝,我们必须冷静分析,绝不能就此对海绵城市建设横加指责,甚至是简单地否定。

误区四:对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绿色与灰色海绵、内涝防治与城市防洪等基本概念和关系的认识模糊

通俗来说,海绵城市建设包括:1)分散式绿色基础设施系统;2)城市管渠调蓄池系统;3)城市河湖水系系统。海绵城市绝不是简单的等同于低影响开发系统,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不能片面夸大低影响开发的功能和应用范畴,忽视或者否定灰色基础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只有充分认识到海绵城市的系统组成,实现“自然与人工”、“灰色与绿色”、“地上与地下”、“源头与末端”、“蓄与排”的有机结合才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海绵城市解决不了城市防洪的问题,只能解决排涝除险的问题,例如今年湖南长沙橘子洲出现的穿洲现象,已经是极端情况下区域性的城市外河水位超过警戒水位的城市防洪问题了,不是简单靠局部的海绵城市就能完全解决的。

海绵城市建设新思路 

一要扩展系统性——横纵协调;

二要提高适应性——因地制宜;

三要落实多样化——活用标准化的具体技术;

四要推广模块化——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

五要加深冗余度——多层次保障城市海绵的抗涝能力;

六要普及智慧化——善用信息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协同自然与城市的多种关系。

总结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海绵城市建设也不能急,必须吸取教训,不断创新。虽然困难重重,我们都应该为之不懈努力,使城市更像一个有活力的生命体,那才是我们真正的家园。


 
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 城建水业),作者(王一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全部评论

联系电话

  • 0519-68887188-0(查号)
  • 0519-68887188-3(在线教育)
  • 0519-68887188-4(商易宝会员)
  • 0519-68887188-5(广告合作)
  • 0519-68887188-0(内容侵权举报)

客户服务

  • 0519-68887188-5(商易宝客服)
  • info@co188.com
  • 关注土木在线:
    土木在线官方新浪微博
    土木在线官方腾讯微博
    土木在线官方微信
网上110报警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