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土木商易宝请登录注册

谁该为“质量报复期”的建筑埋单?

2014年05月04日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邓海建

简介: 上世纪80年代后,广东、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城市化建设提速,一批“快餐式”楼房密集建成。一些专家指出,如今许多楼房的建设年龄已经陆续达到20年、30年。由于先天不足,后天装修过频、维护不够等原因,良莠不齐的建筑正进入“质量报复周期”。

安居才能乐业,没有什么比“住在不会倒塌的房子里”更能让民众心安,政府面对危楼应有所作为

   邓海建

   上世纪80年代后,广东、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城市化建设提速,一批“快餐式”楼房密集建成。一些专家指出,如今许多楼房的建设年龄已经陆续达到20年、30年。由于先天不足,后天装修过频、维护不够等原因,良莠不齐的建筑正进入“质量报复周期”。(4月29日新华网)

   从浙江奉化20年屋龄居民楼倒塌,到江苏常熟25年住民楼坍塌……“危楼”已成了令人揪心的公共议题。建筑专家称老旧建筑进入“质量报复周期”,令人联想起2010年住建部相关负责人曾透露——“中国是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却只能持续25至30年。”

   短短二三十年的楼房,稀里哗啦如麻将般倒下,说起来无非是三个原因:一是当年偷工减料严重,技术标准如牛栏关猫,甚至不少地方直接以泥浆代替水泥砂浆。据统计,1993年、1994年对空心砖进行国家抽检和部门统检,合格率仅为54.7%和69.4%。

   二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刚起步,不少建筑工人基本是从农地直接上了脚手架,建筑产业原始而粗放。

   三是正因为住房设计有问题,加之这些房子基本在城市变迁中成了“核心地带”,转手概率大、装修翻新多,大改大修之后,更是让脆弱的楼房伤筋动骨。

   高楼是一批批盖起来的,自然也会一拨拨倒下去。2009年8月4日,河北石家庄市一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二层楼房在雨中倒塌,17人遇难;2009年9月5日,宁波市锦屏街道南门社区的一幢5层居民楼突然倒塌;2012年12月16日,交付20余年的宁波市江东区徐戎三村2幢楼发生倒塌,造成1死1伤;2013年3月28日,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城南街道外山新村,一幢四层楼的民房倒塌……从媒体报道来看,这些房子大都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多层(四层至六层)、中高层和高层居住建筑的使用年限为50到100年。然而,英国建筑平均寿命132年,美国74年。如今的这些“楼脆脆”,看似个案,看似是标准与技术问题,但当年大批楼房像种地一样种了下去,它们何尝不曾是地方城市化建设的旗帜?弄清这个道理才能明白,除了倒霉的业主,谁最该为这些年轻而夭折的楼房埋单?

   危楼要“体检”,不管是强制验楼还是拉网筛查,都是对民众的生命安全负责。不过,与风险检测相比,真正困难的是修复程序——数十年过去,很多建筑的开发商早已杳无所踪。

   从常理常情来说,住危房的一般多不是高收入者,修复成本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如果业主作为唯一的埋单者,不仅有悖历史与权责关系,也不大现实。

   眼下能做的,至少有两点:一是引入商业保险机制,对于检测后的旧楼及时参保,分摊并化解风险成本;二是地方财政要承担兜底功能,安居才能乐业,没有什么比“住在不会倒塌的房子里”更能让民众心安。何况,这些危楼,或曾作为地方政绩为城市脸面涂脂抹粉,如今时过境迁,“卸妆”责任自然义不容辞。

   未雨绸缪,总好过文过饰非。面对进入“质量报复期”的部分居民楼,是该想想办法、有所作为了。


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邓海建)。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全部评论
相关文章

联系电话

  • 0519-68887188-0(查号)
  • 0519-68887188-3(在线教育)
  • 0519-68887188-4(商易宝会员)
  • 0519-68887188-5(广告合作)
  • 0519-68887188-0(内容侵权举报)

客户服务

  • 0519-68887188-5(商易宝客服)
  • info@co188.com
  • 关注土木在线:
    土木在线官方新浪微博
    土木在线官方腾讯微博
    土木在线官方微信
网上110报警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电子营业执照